葉平安通過一個小丫鬟得知徐清的行踪,她隨即前往東橋鹽倉並悄悄潛入。在那裡,她意外安康,遇到了伍他也是為了調查而來,且已經先她一步到達。伍安康發現鹽倉裡藏著沙子,這顯然是龔紹與徐清勾結,用沙子替換鹽糧的證據。鹽倉外的守衛之所以如此鬆散,也是為了方便他們的調換行動。伍安康決定拖住徐清,而葉平安則去通知元少城,讓他帶人前來以鹽倉私盜、監察不力的罪名逮捕徐清,希望能從中問出更多信息。
然而,元少城只帶了一人前來,並且他的目的並非抓人,而是警告伍安康不要輕舉妄動。但伍安康並未聽從,他堅持要求開倉驗鹽。結果讓他大吃一驚,之前看到的沙子不知何時已被換成了鹽袋。這一舉動打草驚蛇,使得後續的調查變得更加困難。伍安康憤怒地離開。
與此同時,丹心獨自前往採蓮的墓前燒紙錢,恰好遇到顧二娘和老鬼。顧二娘試圖勸說丹心不要將矛頭指向自己人,但丹心並未聽從。顧二娘的占卜依舊沒有結果,老鬼則希望她能回師門尋求師傅的幫助。
葉平安回到安心館後,看到了陸丹心留下的字條,約她在戌時於邙溝橋上相見。邙溝人最終沒有修建天聖塔,元少城對此感謝刑部侍郎趙峰的仗義執言。而趙峰則透露是康平王遞上折子,指出征調邙溝人修建天聖塔的弊端,因此聖上才未採納。
葉平安按約在邙溝橋上現身,卻意外遭遇陸丹心的襲擊。陸丹心近距離用箭弩射中葉平安,將她衝入河中。元少城見狀奮不顧身躍入河中,將葉平安救起。
顧二娘不願看到平安和丹心姐妹相殘,更不願成為平安的拖累,於是留下信後離開。葉平安悲痛欲絕,身邊已無人可用。她最後寄希望於元少城能與她合作,重查御史案。如果查出貓膩,元少城將立功,同時也不會被梅黨懷疑。但元少城並未立即答應,表示需要考慮。
葉平安的倖存並未達到海宜平的目的,因此他需要陸丹心再寫一篇訴狀,指控葉平安是通泉縣擄掠民女案的禍首。訴狀貼出後,聖都百姓議論紛紛。海宜平帶著陸丹心去找大理寺卿郭義,呈上訴狀,並證明陸丹心是御史案的親歷者。元少城在猶豫是否要幫助葉平安時,想起了聖上的話,對他來說,依附海宜平並遠離葉平安是最好的選擇。但如果選擇幫助葉平安,則意味著要冒巨大的風險。最終,他決定擲銅板來決定,結果銅板無字的一面朝上,意味著他不打算幫助葉平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