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令妤對英嬸嬸的記憶還停留在童年時光,那時英嬸嬸總是親切地抱著她玩耍。歲月匆匆,再次相見,她擔心英嬸嬸早已忘卻那段過往。在逃婚的無奈之下,她只能暫時投靠這位兒時的親人。
踏入陸家的大門,羅令妤與小妹被陸家的豪宅深深震撼,她們從未見過如此奢華寬敞的院落。幸運的是,英嬸嬸是個心地善良的人,看到她們的名字,又見她們淚眼婆娑,便收留了她們。
面對妹妹的詢問,羅令妤心中並無明確計劃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她心想,若能在陸家遇到合適的男子,招贅為夫婿,帶回自己的家產,也是一件美事。於是,她開始暗中觀察陸家的男兒們。
英嬸嬸告訴她,陸家二郎眾多,女眷稀少。羅令妤聽後心中暗喜,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。她仔細了解了陸家的幾個兒子,其中二郎君陸顯尤為出眾,相貌英俊,學識淵博,且溫文爾雅。而三郎君陸昀則是庶出,母親早逝,無人依靠,雖然長相帥氣,但風流成性,緋聞纏身。
羅令妤分析認為,二郎君身份尊貴,招贅難度較大;而三郎君無依無靠,相對容易說服。於是,她將目光鎖定在三郎君身上。
次日,羅令妤隨英嬸嬸賞花時偶遇陸家老太太,老太太慈祥富態,言語親切,對羅令妤的到來表示歡迎。陸昀得知有遠道而來的姑娘探訪陸家,心生好奇,猜想是否是幾日前在船上遇到的那位姑娘。於是,他帶著濃厚的興趣參加了晚宴。果然,冤家路窄,他再次遇到了羅令妤。
回想起那日大雨滂沱,自己被羅令妤關在船艙外淋雨,且當時身受重傷,陸昀心中憤憤不平。於是,他在宴席上故意試探羅令妤是否還記得他。見對方搖頭否認,他便將手中的魚湯遞給她。羅令妤對陸昀的舉動感到困惑不解,她根本想不到眼前這位風度翩翩的公子竟是幾日前的落魄模樣。
當晚,靈犀和妹妹將陸家幾位公子的底細打聽清楚。大家都覺得二郎君更為合適,因為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,前途無量。但羅令妤卻認為二郎君的母親過於苛刻,日後婆媳關係難以相處。權衡利弊後,她覺得三郎君更為合適。
為此,羅令妤還特意寫下了一份擇贅書,列出了自己的擇偶標準。其中第一條便是要求對方長相俊朗。她聰明伶俐,暗中觀察了幾位公子的住處,並親手做了糕點討好老太太,希望能得到一處離三郎君較近的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