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生大事》的故事也很簡單,現實生活裡不被待見的莫三妹,是個殯葬師,在刑滿出獄後,他接到的第一單,是處理一個老人的遺體,而老人的孫女小文,不理解外婆為什麼突然消失,和他槓上了,讓他把外婆“還回來”,經歷種種事情之後,兩人從冤家變成了父女。
影片裡面也有五場葬禮,從小文的外婆,到莫三妹的父親,層層漸進,最終兩人成為了勝似親人的存在,主人公也對殯葬師的身份產生了認同,繼續經營父輩留下來的殯葬店。
小文的親生母親原本打算帶走小文,但小文寧願逃離親生母親也要與三哥在一起。這一行為讓小文的母親決定留下來,並加入了三哥的殯葬公司“上天堂”,成為了一名殯葬師,與三哥建立了同事關係。這樣的結局讓小文擁有了兩個愛她的爸爸和兩個愛她的媽媽,從一個孤獨無依的孤兒變成了被多個家庭成員關懷的大寶貝。
1.人生,除死,無大事。
2.天上每一顆星星,都是愛過我們的人,只要你真的相信,你就是種星星的人。
3.「彼此溫暖彼此救贖,真好,在世界上我們還有對方。」
4.「這種日子老子過不下去了,老子要換個活法。」
5.「見義勇為尼羅漢,逢陣必輸紙將軍。」
6.“老子就見不得這群妖魔鬼怪欺負人!”
7.「我自己明明已經是一地雞毛,卻見不得旁人疾苦。」
8.「死亡不是晦氣,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逝去了。」
9.「外婆被燒成煙了,飄到天上變成星星了。」
10.「有的人注定是家人,我們選擇成為家人。」
11.「生與死,是永恆的哲學命題。」
12.人生啊,就像一本書,總會翻到最後一頁,只不過有的人是句號。有的人是省略號…
13.「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珍惜當下永遠是最適解。」
14.「我的爸爸叫莫三妹,我家住在延江路雨花區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,我不會丟。」
《人生大事》有著較強烈的喜劇效果。其喜劇性一方面來自情節的設計,如給老大爺辦一場「皇帝般的葬禮」等,另一方面則來自於隱喻式的人物形象設定。影片的喜劇色彩不僅增強了觀影趣味,同時也蘊含著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,傳達出創作者笑看人生的樂觀心態。片尾以三妹、小文、小文生母一起吃桃的情節,來表現三人之間的親密關係,暗示他們有可能組成一個溫馨和睦的新家庭,從而給觀眾以情感撫慰。
《人生大事》是一部笑中帶淚,淚中帶笑的悲喜劇,傳遞出對人間真情的呼喚。電影透過對比來強調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重要性:一方面是家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,例如小文舅母對去世的婆婆的嫌棄,再如辦葬禮的老者家人為了錢整天吵鬧,毫無親情可言;另一方面,則是三妹、小文、王建仁、銀白雪等沒有血緣關係的人,他們彼此間的深厚感情,讓人心生溫暖,感動不已。影片由此揭露出這樣的哲理:人生除了生死,別無大事,正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珍惜當下,更能理解人生的意義。這種意義不在於金錢利益,而在於同家人、朋友、身邊人的真摯感情。
直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好當下,更能理解人生的意義所在,這是作品試圖傳遞的主旨。人們看到,每一個生命都不會因為死亡而完全消逝,一份真摯的情感不會因為生死的距離而有所削減,而自己也在努力淡然地面對死亡 。(《工人日報》評)
好哭、好笑、好看,愈發成為現實主題的破圈公式。《人生大事》很好地實踐了這個公式。殯葬業的刻畫控制在觀眾可接受的範圍內,對死亡有所思考,也點到為止;在此基礎上,電影花費大量篇幅展示莫三妹與小文日常相處中的種種趣事、囧事、溫情事,為觀眾帶來許多笑聲,而電影中的幾個高光時刻也讓電影院抽泣聲一片。溫情是穿越沉重的力量,也是創造流行的催化劑。